一、使命感召,走出舒适,“疫”不容辞
2021年8月大庆疫情告急,大庆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大庆市法律心理学会副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秦冬梅被大庆市政法委抽调至“大庆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社会稳定和定点隔离组”第五小组,参与疫情期间社会稳定和定点隔离宾馆隔离人员心理疏导组工作。
工作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大庆五区四县疫情期间隔离宾馆人文关怀工作开展的技术指导和检测督导,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1)组建心理疏导专家组和心理疏导专业团队;(2)负责隔离宾馆心理援助技术指导和督导;(3)定期开展巡回服务或提供指导;(4)开展隔离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评估;(5)做好心理健康状况监测工作;(6)采取灵活方式与隔离人员沟通,缓其心理压力,帮助解决心理方面问题;(7)负责统筹部署心理疏导组各项工作计划及实施指导等。
接到市疫情防控工作组电话通知的第一时间,没有丝毫犹豫,秦冬梅马上动身,打车从让区奔赴新村市政府,参加疫情防控紧急调度会议。此时此刻,疫情告急,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她的心中便只有使命感召,义不容辞,踏上抗疫征程,放弃休闲假期,往返于让区、市政府以及市区隔离宾馆驻点之间,一头扎进疫情防控工作之中。从走进市政府大门,迈入疫情防控会议室的那一刻起,她时刻记得自己是一位庆师人,始终坚守专业、高效、准时、坚毅、果敢的工作形象和工作状态。
二、庆师养育,乳羊跪母,反“哺”社会
怀着高校教师发挥专业技能,支持地方建设、为政府决策献计献策、服务社会、服务于民的初心,同时也将社会志愿服务当作训练专业技能、拓展社会实践经验、提升自我价值、实现社会理想的初衷,秦冬梅在疫情防控工作期间,深入隔离宾馆驻点,访谈调研,收集资料,撰写工作计划,提交调研论文和报告,申报社会治理科研项目,为疫情防控期间的社会稳定,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性工作:
(一)多次参加疫情防控调度会议,深入了解疫情防控形势及工作安排
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调度会议每次时间都比较紧迫。上午通知,下午就要准时到达会议现场。尽管暑期,顶着热浪,从位于让胡路区的家中打车到十多公里外的新村市政府参会,她从未迟到、早退。有两次时间紧迫,还没来得及吃午饭,她也优先选择,先到市政府,再想办法吃口东西,确保准时到达会议现场。每当有时间压力,要克服身心困难投入工作时,她心里想到的都是,“作为大庆师范学院在岗教师的一员,与市领导和各区县领导面对面参会的这一重要时刻,必须以三尺讲台上不断向学生倡导的铁人精神、大庆精神、张莉莉故事为激励,无论如何,都要克服困难,以最佳状态投入工作,做到专业、准时、高效、恪尽职守。”

(二)跟随市政法委书记等领导到市区隔离宾馆走访,实地考察工作
隔离宾馆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很多都选定在比较偏远的位置。走访各区县的隔离宾馆,一个与另一个之间距离遥远。满满一天走访检查工作日程结束时,秦冬梅常常已经累得精疲力竭,几乎脱力到说不出话来。但访谈过程中,看到市局领导一马当先,身先士卒,叹服、钦佩、身不由己地效仿学习后,她也渐渐明白勇气后面是责任和担当,是建功立业的理想。“一路跟随,耳濡目染的,不仅仅是市领导高效能的工作方法、工作技巧、工作经验,更是他们身经百战却未被困难磨灭的高度工作热忱和八风吹不动的沉稳工作态度。”再苦再累的工作中,她也总能捕捉到直达心灵深处的阳光和力量。

(三)分析访谈资料,发现问题,与专家研讨,拟定并宣讲工作方案
开会讨论问题,向心理专家求教,起草和修改隔离宾馆心理辅导工作方案,是志愿社会服务工作中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内容。点灯熬夜三四晚,从7000多字的初稿,与领导讨论后,再修改、删减,凝练为3000多字的终稿,这个思考、计划、整合、落笔、再修改的过程,与平日在学校搞项目研究,撰写论文报告,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之处,都是呕心沥血,都要进行渐次深入的逻辑思考和筹划;不同之处在于,工作计划方方面面要更周全、凝练、脚踏实地。对于落地性不强的规划内容,无论多么有创新思维,也需要当机立断删减掉。这也是高校象牙塔中开展的教学科研工作与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开展的实践性管理工作比较而言,最值得高校教师反思之处。
“实践出真知,只有可落地、可执行,并执行得严谨无碍的工作计划,才是有效方案。”这个实践体悟对提升科研工作大有启发,秦冬梅如是表达。

(四)编制隔离人员心理状态观察日志,撰写工作会议议程,会议材料
社会服务工作期间,秦冬梅还做了很多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有些工作初次接触,很陌生,需要向他人不断请教。例如在撰写工作会议议程时,不清楚如何准确标注领导职务称谓,她就及时向市法学会秘书长恳请订正指导。虚心就能不断进步,互助就能互通有无。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出了校门,面对陌生的工作内容,你就是新手,你就是学生,必须像自己的学生一样,不断地做中学,学中做。”这就是她谦虚工作态度的真实写照。

(五)作为“掌尚大庆”心理热线平台驻场心理咨询服务志愿者,服务市民;作为高校志愿宣讲员,为大庆市退役军人作社会适应性培训,服务社会
秦冬梅2021年入驻“掌尚大庆”心理热线平台,成为心理咨询服务志愿者,接听各类因疫情或疫情衍生情况导致的心理问题求助电话,服务百余人次,陪伴和倾听来访者,帮助其走出心理困境;2021年9月应大庆市民政局邀请,在大庆市新华职业培训学校录制视频课程,为大庆市退伍军人提供社会适应性培训,服务社会。乳羊跪母,饮水思源,感恩社会。“庆师养我身心,育我灵魂,我当服务市民,服务社会。”有这样一份感恩的心,才会有义不容辞、果敢奉献的实际行动。


(六)总结社会治理、疫情防控、心理疏导工作经验,思考凝练,申报科研项目,撰写工作报告和科研论文,社会实践反哺教学科研
通过实践锻炼,参与政府应急管理项目,进一步提升科学管理、规划设计、全局决策的思维意识和能力,丰富阅历,打开视野,学习市政府各级领导的领导艺术、工作方法和管理经验后,基于组织行为学、社会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指导,秦冬梅成功申报立项黑龙江省法学会重点课题《市域治理视角下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路径研究》(2021年)和大庆市哲社办社会治理专项课题《大庆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双金字塔”模型建构研究》(2022年);撰写论文《小议群体聚集事件的形成机制及治理思路》(2021年)获得大庆市法律心理学会社会调研征文比赛一等奖;指导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B级项目《“你的故事我来拍”影像工作室》(2021年结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寻找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齐头并进的有效工作方式,她一直在探索,一直在路上……她坚信“种下理想的种子,培育呵护,灌溉施肥,终有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的时刻。”

2020春横扫世界肆虐至今的新冠疫情,尽管让我们的身心暂时陷入困境,但却给了我们每个人另一种时空,来打造坚韧的意志,炼化纯净的灵魂。引用秦冬梅老师在2020庆师55周年校庆征文诗篇中对庆师的祝福:
“庆师与我 落地生根 同在百湖之都,
五十五载峥嵘岁月 焕发生机勃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终究顶天立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时刻不辱使命,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你我荣辱与共!”
“遇见庆师,感恩庆师,祝福庆师”;她与庆师携手同行,扎根大庆沃土,服务社会,建设家园,荣辱与共;她与庆师的每一位同仁,皆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身体力行,以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践行生命真理。